首页

羽璃女s

时间:2025-05-28 23:25:51 作者:世界海拔最高特高压直流工程全线贯通 浏览量:48818

  中新网宁波2月23日电(林波)“要睏冬至夜,要吃三十夜,要嬉十四夜。”在浙江宁波象山,素有“元宵过十四不过十五”的传统。

  牡蛎、瘦肉、香干粒、笋丁……2月23日,在“象山大厨”许根明的手中,各式“颗粒”依次倒入锅内烧煮,煮熟后拌上薯粉、食盐,石浦地道美食——糊粒羹便出炉了。

制作完成的糊粒羹。 林波摄

  冒着阵阵氤氲香气,大家“一拥而上”,讨要糊粒羹。

  所谓“糊粒羹”,即为一种食物,将各种小菜切粒,倒入锅内烧煮而成,一般用虾仁、牡蛎、鱼肉、蛏肉等海鲜为原材料,口感鲜美嫩滑。

  农历正月十四日的晚餐,石浦每家每户都会做糊粒羹、吃糊粒羹,吃了十四夜糊粒羹,寓意新的一年会聪明、发财。

  据象山县渔文化研究会副研究员丁建东介绍,“十四夜”吃糊粒羹习俗源于明代,一直流传至今。

  丁建东表示,据传戚继光带兵驻扎在东门岛时,倭寇突然进犯石浦,驻石戚家军以最快速度将准备过节的食材切成粒状,再用淀粉搅拌成糊,吃完“糊粒”后上阵杀敌,终获大胜。

小朋友讨要糊粒羹。 吴婧媛供图

  由此,石浦的孩子们会自带碗筷,在十四夜走上七户人家要糊粒羹,主人笑脸相迎每人一瓢,串门越多越聪明,讨糊粒羹的人越多,主人家越会发财。

  “很好吃,每年十四夜的时候都会吃糊粒羹。”今年12岁的石浦居民宋晨拿着自带的碗筷,向不同的人家讨要糊粒羹。

游客领取糊粒羹。 林波摄

  “太有意思啦,糊粒羹味道非常鲜美。”来自上海的游客李晓忠表示,听闻象山独特的渔文化后,他非常向往。为此,他抓住春节假期的“尾巴”,自驾感受当地风俗。

  如今,石浦的糊粒羹分为两种:一种是咸的,象征着五谷丰登;还有一种是甜的,象征着红红火火。

糊粒羹制作现场。 林波摄

  当日,当地在石浦海丰广场上立起一口“大明第一锅”,为现场游客免费赠送糊粒羹,让他们了解象山人“元宵过十四不过十五”的传统习俗。(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外自媒体创作者们眼中,塔村是个啥样的村?

本市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化北京碳市场建设,完善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配额管理政策,保障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运行。到2027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保持全国省级最优水平,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碳中和取得明显进展。

韩国国务总理等多名政府高官同时请辞

10月1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伊朗的袭击“似乎已被击败且无效”。他表示,美国和以色列国防军仍在评估袭击的影响,并强调目前还处于评估的早期阶段,“形势不明朗”。

数字惊人!美国今年已发生33起大规模杀戮事件

“新疆是个好地方”主题图片展现场还举办了新疆旅游资源和投资政策说明会,受到来宾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好评。大家纷纷称赞新疆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期待加强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完)

俄国防部:乌军2023年多次向俄军使用美制化学武器

从今年的货币政策操作看,央行着力推动各方面达成共识,抓好房地产市场这个关键点,5月优化住房信贷政策,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9月进一步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延长部分房地产金融政策实施期限。前期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已有积极反应。

AI手机概念沾着就暴涨?多家A股公司紧急回应

据《纽约时报》报道,为了安全到达前线,该机构的记者们驾驶着由数量坦克和装甲车组成的车队。然而,巴勒斯坦记者尚未得到这样的保护。

相关资讯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其峙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答: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作为资源和权力高度密集的领域,较之传统腐败犯罪,金融领域职务犯罪涉案金额大、涉及范围广、传染性强,不仅极大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流失,还会导致金融监管措施失灵,严重危害金融安全,给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影响社会经济安全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大金融领域反腐力度”,在四次、五次全会上进一步指出要“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做好金融反腐和处置金融风险统筹衔接”。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一体推进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金融风险”。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金融反腐和风险防控的高度重视。2023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报告中提出要突出重点领域,深化整治金融、国有企业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再次彰显了党中央不断推动金融反腐向纵深发展的决心。近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检察部门按照党中央和最高检关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惩治、积极预防金融领域职务犯罪,取得良好效果。但由于此类犯罪具有专业性强、手段隐蔽等特点,利用金融资本运作和市场交易之名实施犯罪的情形日益增多,实践中对罪与非罪区分、权钱交易本质把握、构成要件理解、公职人员身份认定、涉案事实证据审查等方面存在诸多认识分歧,亟需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我们编发此批指导性案例,旨在为各地检察机关准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提供参考借鉴,以切实增强金融领域反腐的精准性,同时也推动各地紧密围绕金融领域职务犯罪新趋势和新特点,深入研究办案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为更好地打击防范金融领域腐败提供实践样本。

热门资讯